基础医学院陈文芳教授课题组在《Nutrients》(IF=6.706,中科院医学2区;JCR:营养学2区)发表题目为“Selenium Forms and Dosages Determined Their Biological Actions in Mouse Models of Parkinson’s Disease”的研究论文(doi:10.3390/nu15010011)。硕士研究生孙崇崇为论文第一作者,陈文芳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董晓莉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1144)和广东省科技攻关(2019A050520003)等项目资助。
硒(Se)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微量元素,已被证明对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有效果,但不同形式的Se对PD的作用仍不清楚。将不同剂量的无机亚硒酸钠(Se-Na)或有机硒-L-蛋氨酸(Se-Met)作用于MPTP诱导的急性或慢性PD小鼠模型,探讨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发现,在相同且相对较低的硒剂量下,Se-Na对P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优于Se-Met。Se-Na较Se-Met相比,增强了PD小鼠的GPX蛋白活性,但对其mRNA表达没有影响,这可能是无机硒能够治疗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机制的主要原因。体内生物分布实验发现,注射MPTP极大地改变了小鼠体内硒的生物分布,导致Se-Na和Se-Met的生物利用度发生逆转。Se-Na在PD小鼠中的生物利用度高于Se-Met,证明了Se-Na比Se-Met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硒的形式和剂量对PD小鼠模型的生物学行为起决定作用。我们的研究将为研究人员和/或医学专业人员使用硒治疗帕金森病提供有价值的科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