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收获都源于热爱
---记我院2017年青岛大学“教学十佳”获得者薛美兰
薛美兰,女,1976年11月生,博士,副教授,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硕士生导师。讲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检验和医学英语等多项课程,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多次获得A级课程。
目前主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以第一作者在《J Nutr Biochem》、《Food Function》、《Nutr Cancer》、《Biomed Pharmacother》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连续三年获得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称号(2014-2016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海洋活性物质的功效评价、肿瘤预防与治疗。
十几年如一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从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激动与紧张,到现在的从容与享受,转眼间我在教育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4个年头,回想这十几年的从教生涯,有很多的困惑与疑虑,但更多的是收获——自身的成长和对教育的热爱。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与多种学科有密切关系,越来越成为生命学科的共同语言,在医学及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其知识结构庞大、内容抽象、缺乏直观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为此,我在备课时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让教学内容更具条理性,层次分明,简明扼要,在讲授过程中不时进行归纳总结,让同学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起生化来更容易。书本上还有一些内容对同学们来说非常生涩难记,比如第一节课中会介绍人体中20种编码氨基酸,它们的英文缩写需要掌握但很难记,我就引导大家采用归类和联想记忆的方法,让他们短时间内掌握,不会让大家一开始学生化就打退堂鼓。同时在讲课时会不时穿插学科历史、趣闻,并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介绍学科新进展,给同学们提神醒脑的同时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力求让同学们尽快喜爱生物化学。除此之外在课下时间经常和大家聊天,交流一下彼此的学习心得和对课程的想法,听取同学们对课程讲解的一些好的建议,以更好的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调整授课方法和进度,让大家学起生化来更轻松。
爱上生物化学里的“运动”
我们生物化学有很大一篇内容会学习物质代谢,同学们一下子接触到一条条代谢通路、一个个化学反应,会觉得特别枯燥乏味,比如说糖代谢里面一条代谢通路里会包含30多个反应步骤,但是我会引导大家和自己切身实际相联系,毕竟生物化学讲的是人体的化学反应,那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实例,让大家了解自己身体的分子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什么“运动”其实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我会结合实际情况来和大家分析机体的物质变化,比如早餐前、早餐后、午饭前或个别未吃早餐直接来上课的情况下机体的代谢变化以及不同的代谢通路怎样关闭或激活来维持身体的血糖稳定。
另外,实践是学习一种知识最好的方法,所以我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方向鼓励并指导同学们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让同学们掌握细胞培养、增殖实验、凋亡检测等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技术原理并能熟练操作,这样大家就直接观察到了细胞的运动和分子的变化,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实验中,同学们通过团结协作、自己动手解决一个个难题,让大脑和手指都动起来,让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真正融入到生命科学的海洋。
充实自我、踏实前行
在工作中,我一直恪守一个原则,要想学生承认你,热爱你教的学科,你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量,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研究和充实自己,让学生看到一个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工作的你,学生自然会认可你,和你一样认认真真学习。作为教师,我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知识与欢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