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中心的历史和地位

作者: 时间:2016-07-04 点击数:

实验教学中心的历史和地位

    青岛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充满活力的大学。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是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在教学改革中应运而生。

    青岛大学的医学教育始于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在一批归国留学博士如沈福彭、徐佐夏、吕运明、田浩泉、马贤成、蔡良婉等知名教授的带领下,先后成立了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实验室等5大基础医学教学实验室。到了1956年后的青岛医学院时期,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研室分别成立了各自的教学实验室,共有13个独立的基础医学教学实验室。

    1993年合并办学后,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共经历了三个建设阶段:

     第一阶段:1998~2002年,前期建设阶段。1998年进行了显微结构学相关实验教学课程的整合工作,整合了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和寄生虫学的实验教学,购置了一批显微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了青岛大学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其他相关实验室,于2002年12月成立了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由首届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医学院基础学院院长王斌教授担任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第二阶段:2003~2006年,全面建设阶段。2004年,在青岛大学中心校区启动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楼的建设工作;2005年,立项建设“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完成新的实验教学大楼实验教学设备平台建设,完成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搬迁、机构设置、人员招聘等工作,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组建了人体解剖学、显微结构学、病原生物学、人体机能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5大基础医学实验室,全部由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担任实验室主任。

    第三阶段:2007年以来,全面提高阶段。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基础课实验教学的改革要求,结合中心的软件和硬件建设,进一步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系统学习和综合判断的协调发展,理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关系,强化理论和实验教学互动及学科间的教学互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优化实验教学环境,向着独立、综合、创新、互动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转变,建设国内一流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

    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7年成功获批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后,开始筹建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在2005年新建一栋12780平方米的大楼专门用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秉承“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要求,中心已成为医学理论与基础实验、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培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学科间互动、精英型人才培养与全面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相得益彰的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改革,双语实验教学和计算机仿真实验丰富了现代医学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特色是:(1)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贯穿现代医学整体系统的教学理念;(2)注重医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互动,建立新的医学教育体系;(3)结合科学研究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打造医学实验教学新模式;(4)引入规模化现代设备,建设集约化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

    中心是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和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依托的医学院拥有6个博士点,3个一级硕士授权学科,9个本科专业,拥有“泰山学者”设岗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14个,拥有一支包括3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每年面向医学院9个本科专业、2250名本科学生开设13门理论课程和17门实验课程;此外每年还承担35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任务;同时为音乐、美术、体育、心理等相关专业开设选修实验课程。每年开设各层次实验项目255个,年实验人时数达到近26万。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    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院
地址: 青岛市宁夏路 308 号  邮编: 266071
鲁 ICP 备案 05001947 号 - 1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