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院学院简介

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当年在一批国内医学界的知名教授如沈福彭、徐佐夏、吕运明、田浩泉、马贤成、蔡良婉等的带领下,先后成立了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教研室等基础医学教学单位。1956年山东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成立青岛医学院,并设立基础教学部。1993年青岛大学与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和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新的青岛大学。2000年,青岛大学成立基础学院,2016年更名为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院。在一代代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基础医学院取得长足发展,已成为学校最大的教学和科研单位之一。

学院现有师资队伍136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48人,专任教师86.7%具有博士学位,师资队伍中现有长江学者、国家优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泰山学者、省突贡专家等省级高层次人才9人,山东省教学名师3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人,获批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级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4个。

学院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扎实推进学位点建设,现有基础医学、特种医学、生物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110余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94名。基础医学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建设学科,生物学获批山东省一流建设学科。有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人体解剖学和病原生物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支撑我校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与行为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围绕重大疾病和常见病的基础研究,本学科形成以下研究方向—神经退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策略、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机理与转化医学、肿瘤发病机制与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相关疾病发生机制、免疫细胞治疗与新型疫苗研发等。拥有山东省神经相关疾病的机制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神经科学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分子病毒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近5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国自然重点项目、国自然优青等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近100项,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Molecula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等杂志上。依托优势研究领域和人才团队建成脑科学与疾病研究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和特种医学研究院。

学院现有10个学系及教研室和一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人体形态学、人体显微结构学、病原生物学、人体机能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学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卓越人才为己任,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承担着国家一流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公共卫生、护理学、药学、口腔医学等10余个本科专业及研究生的公共基础与医学基础教学任务,开设理论课程80余门,实验课程300余门,每年完成教学任务约2万学时。《影像解剖学》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生理学》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课程1门,山东省一流本科建设课程8门,山东省研究生优质课程1门。近5年承担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产研协同育人项目等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10项,主编或参与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

学院秉承优良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传统,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在国内外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学院全体教职工坚持“教学立院、学术兴院、人才强院、制度理院、文化荣院”,以教学工作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科学研究为导向,以服务地方为使命,推进学院精益化管理,培育和凝练基础医学精神,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学院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基础医学院,为我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    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院
地址: 青岛市宁夏路 308 号  邮编: 266071
鲁 ICP 备案 05001947 号 - 1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