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志才老师

作者:夏玉军 时间:2018-05-15 点击数:

刘志才老师走了,我们赶来送他最后一程,天空中飘着雨。

年轻些的同事都喜欢称刘志才老师为“四哥”,我与刘志才老师同事35年了,习惯上还是喜欢称呼他“志才老师”。

初次认识志才老师是在1983年。那年我从青岛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鬼使神差”般报考了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研究生并被录取了,跟我一起报到的,还有3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高等医学院校解剖学专业年轻与不年轻的老师。那时各个学校的专业老师奇缺,得益于前辈们在业内的声望,受教育部、卫生部委托,当时的青岛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承办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解剖学师资培训班”,简称“高师班”。当时是第二届了,在报到现场,认识了忙前忙后的志才老师。

解剖学专业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我的研究生学习生涯是和“高师班”的“同学”一起从解剖实习操作开始的。教室是松山校区解剖楼的地下室,那年冬天特别冷,又没有暖气,没多久我的手就出现了冻伤,一暖过来就奇痒无比。志才老师见了,便根据他的“祖传秘方”,弄了些麦冬、花椒什么的,放在盆里烧热给我泡手,自此,下班后解剖学技术室那个铁皮炉子周围便少不了我俩的身影,我一边泡着手,一边听志才老师念叨着“习惯就好了,习惯就好了”。说来奇怪,不知是志才老师的“祖传秘方”起了作用,还是我真的习惯了,从那以后,不管天气再冷,我的手再没有出现冻伤。

转眼我研究生毕业了,学校计划分配我留校在解剖学教研室任教,可我当时真的是想去临床做外科医生的。拿到分配通知单的那天晚上,我坐在解剖楼前的台阶上闷闷不乐,不知何时,志才老师坐在了我的旁边,并递给了我一支烟(从那时开始了我一直在戒却总是失败的吸烟)。志才老师的烟(8分钱一盒的“勤俭”)不好抽,我咳嗦起来,志才老师拍着我的背,啰里啰嗦的说着:“当老师多好,你看看院里这些和你我一样从乡下来的孩子,开始什么都不懂,教着教着,他们就成名医了,我们俩做同事,你上课,我准备实验,我们一起教他们做名医”。

做同事,30年多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有些人来了,有些人离开了。我还在上课,志才老师还在准备实验,退休了也不闲着。他说我离不开这些孩子们。

闲暇时间,志才老师喜欢在实验楼前的空地上弄些花草,有时还弄个笼子养个兔子什么的。由于与周围的环境不太协调,便不时有相关工作人员劝他放弃,可他不听,有时便会发生一些小冲突。一天,他蹲在他的花草前,一脸陶醉的看着眼前的“郁郁葱葱”,旁边笼子里的兔子正试图从笼子缝隙里啃食眼前的美食。我也学着他的样子蹲了下来,他看了我一眼,喃喃着:“你看看,多么鲜活的生灵啊”,瞬间我懂了,对事业的坚持源自对生命的敬畏。从此后我再没劝他放弃他的花草和他的兔子。

志才老师走了,据说再不回来了。我们来送他最后一程,天空中飘着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    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院
地址: 青岛市宁夏路 308 号  邮编: 266071
鲁 ICP 备案 05001947 号 - 1

手机访问

手机访问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