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青岛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主要内容
1.姓名:郭云良
2.学术职称:研究员

3.出生日期:1961年9月
4.最后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医学博士
6.2011-2015年6月多次被评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
7.2015年4月被评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0.2014年4月任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
11.2013年9月任山东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2.主讲课程:医学生物学技术与原理(硕士生)、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硕士、本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硕士)
13.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主要内容:从基础方面建立脑血管病常用动物模型,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发病机制,从分子药理学方面研究相关药物神经保护机制,从基础与临床结合角度探讨脑血管疾病防治措施。
14.曾经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研究项目
(1)胡黄连苷II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3391),2009-2010年,经费8万元。第1课题负责人。
(2) 胡黄连苷II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最佳剂量和时间窗及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41092),2011-2012,10万元。第1课题负责人。
(3)胡黄连苷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和剂量优化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1HM050),2011-2013,7万元。
15.目前主持或参与的研究项目
(1)胡黄连苷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和剂量优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4116),2013-2016,70万元。
(2)线粒体分裂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MCU对其调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71448),2013-2016,70万元。
(3)基于免疫调控海洋中药牡蛎素的成药性评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3AA093003),2014-2017,40万元。
16.学术获奖情况
(1)神经调节素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201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JB2010-3-211-1)。第1位。
(2)胡黄连苷II对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2011年山东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Z2011-1-1-4-1),山东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2011-01-02-01-01),201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JB2012-3-242-R01)。第1位。
(3)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在脑缺血预适应保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2015年山东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2015-02-02-17)。第2位。
17.近期有代表性的论文及论著
(1)Picroside II inhibits neuronal apoptosis and improves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brain tissue following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in rats. Plose One, 2015, 10(4):e0124099. IF=3.234
(2)Picroside II has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by inhibiting ERK1/2 activation after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in rats. 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2015, 42(7):930-939. IF=2.405
(3)Picroside II could reduce the free radical concentration and enhance the anti-oxidase activity in serum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 J Mol Neurosci, 2015, 57:335-351. DOI 10.1007/s12031-015-0623-5. IF=2.678
(4)Neuregulin1β improves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up-regulates expression of p-ERK1/2 in rats with chronic omethoate poisoning. Behavioral and Brain Functions, 2015, 11(2):5-12.IF=2.000
(5)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picroside II via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myelin basic protein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injury in rats. BMC Neurosci, 2014, 15(2):25-33. IF=3.042
19.未来研究兴趣、计划及展望:
重点研究急性缺血性和出血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从基础方面建立脑血管病常用的动物模型,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其发病机制,从分子药理学方面研究相关药物的神经保护机制。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深入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的“热毒”病理生理机制,应用现代医学生物学技术,研究“清热解毒”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研究开发防治脑血管病(脑卒中)的新药。